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青年教师发展班>>正文

写在四天以后

    短暂的四天会议已经结束,然而带给我视觉上的震撼和内心的震动,却在逐渐深刻而生动。如果要给这几天的研讨会,或者更准确点说是培训一些词标注的话,那首先就是颠覆。这次的研讨颠覆了很久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成见。我从来都不敢相信,仅仅靠一部手机,就能拍出那么生动美丽的画面——那些打着雨伞行走在校园里的学生,那些滴落在低洼处的雨滴,还有形形色色平时看来是那么简单简朴甚至的有些灰暗的事物,在张洪量老师的镜头下,竟成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并且,摄影摄像工具的颠覆之外,张老师对影像的深刻认识也颠覆了我对于校园电视的传统观念。至今,耳畔还回响着张老师的敦敦教诲:“你想在你的作品中表达什么?”这句话张老师反复强调,他是要让我们铭记我们举起镜头的那一刻要有内心的冲动——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拍下那些画面?“一部作品必须要有美感,要有画面的美感。”——这是让我们谨记我们的作品都是需要有欣赏价值,没有美感的影像即使谈不上成功,因为它缺乏了震撼观众的力量和传播的动力。“前景很重要,但是不能为了前景而找前景。”是啊,影响本就是艺术,而艺术不能受缚于形式的困扰,它应该有一种灵动的张力,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线产品。这些话语朴实,却又如此真实,就像月夜西窗下的一抹光亮,瞬间点燃了混沌的视线。

    张老师在向我们传授他的经验的时候,我只能用坚守这样的词来形容他。他可以为了十分钟的镜头,在剪辑前付出十天的时间,他可以为了让一个调皮的孩子在他的镜头前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而付出几天的时间买零食给他吃、和他交朋友。他可以为了取独到的镜头,把自己的身体放到地平线上,用最低的角度记录我们绝不会看到的视角。他坚守的是自己内心对于影像创造的坚持,他坚守的是自己对于构想的憧憬,更是一种对于影像的热爱。

    他在这四天里,既有理论的剖析,也有实战的指导,更加上对我们作品的一一解析,哪里该怎么拍,音乐该怎么跟上节奏,镜头的剪切,转场的技巧,光影的使用,导演该怎么给演员说戏,导演的职责是什么,一步步、一点点,事无巨细。在课堂上,他总是满含热情,用他积累的经验、用他独到的眼光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把他对于校园影像传播的点点滴滴,都教给了我们。颠覆、坚守、传承,张老师自身的品质和他精湛的技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