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校务管理>>通知公告>>正文

江宁教育的文化坚守与追求

 

 江宁教育的文化坚守与追求

——在2014年教育系统暑期干部培训会上的讲话

 

朱慧

(2014年8月14日)

 

同志们:

    新旧学年交替,是一个盘点的时候,人到此刻心情往往特别复杂,一方面对过去有很多欣喜,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遗憾;一方面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困惑。这是一个文化反思与自省的内心活动。正所谓“鉴往而知来,考今而明后”。因此,我产生了跟大家交流“教育文化”的念头,因为江宁教育已进入这个阶段。尽管这个题目很难说,但我还是迎难而上;尽管自感乏力,但我还是试图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共同关注与思考,进一步促进江宁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在08年“校长要立志做一名建树者”的报告中就教育建树谈过文化说,并提出“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长任期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恰好,在今年暑期教育系统干部学习会上,吴局长也提出:“各区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抓手,加快孕育发展壮大一批名校”。真是不谋而合!

    一年一度的高考,自然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区高考顺利实施,成果丰硕,录取规范,已经尘埃落定。但是中央台报道了两起外省事件,却令人深思:一起是河南漯河一重点高中,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违规获取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靠不正当手段获取加分,以求进入名牌大学。一经曝光,引起热议。人们纷纷指责相关人士不诚信、功利化,文化人做出了“反文化”的行为,给学生做出了“反文化”的示范。另一起是江西两名高考学生勇斗歹徒,夺刀救人,制止恶性事件发生,因受伤以致耽误考试,后经江西省教育厅启动备用卷,予以补考,并被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分别录取。人们纷纷“点赞”,欣喜于这一社会正能量。这两件事,是教育事件,但本质上是文化事件。一反一正,一起反映出社会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一起反映出崇高善良品格因子尚存;一起反映出教育文化危机,一起反映出教育文化希望。我深感,当下教育,乃至当下社会,正是处在这危机与希望交织的转型之中。

    人有无精神信仰,是其要害,关乎其人生,关乎未来社会。多少思想家对此表现出深深忧虑。利文斯通说过:“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因为时间一长,就如同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人有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质在于文化、思想,在于意义寻求、价值追问。

    教育,与人、与社会如影相随,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乃至社会能否单纯、清晰、准确、透彻地判断、选择,并且追求“真善美”的传承与超越,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社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蒙台梭利曾经这样表达教育的意蕴:“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发展、展开——这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是促进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摇篮”,是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主引擎”。也就是说,教育具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本体功能。那么,实施正确的教育,对人、对社会,则可谓“功莫大焉”,反之,则应受到良心谴责。

    有人撰文指出:教育培养了社会精英,也培养了社会渣滓;培养了人类和平的正义使者,也培养了反人类的战争狂;培养了道德楷模,也培养了势利小人。总之,教育使人高尚、智慧,也使人低俗、愚昧。文章还说,教育的DNA就是教育价值,现在这个DNA变异得越来越严重。

    教育的应然魅力在哪里?它不在于对人性和人的一种“迁就”,而在于对人性和人的一种“造就”。因此,教育的尊严在于它的专业性、人文性和超越性,在于它的崇高与神圣。所以,教育必须以神圣、慎重的态度对待,必须弘扬一种正确的教育文化观。

一、认识文化:教育发展理应遵循的文化立场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

    从能指的角度看,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所指的角度看,我们讨论的文化,侧重于价值评判、精神追求和道德拷问,因而它不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所以,我特别推崇余秋雨先生给文化拟定一个简短的定义,即“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个定义,强调了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所以,文化在积累和引导的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为一种“集体人格”。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很好地诠释了区域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与塑造。这实际上是在强调需要一种正确的文化共识。究竟何谓文化?还是要抓住文化的一些鲜明特征:

   一是具有引导性。文化往往表现为正确价值观。文化人总是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国古代读书人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总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总是信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便“身在江湖”,依然“心忧天下”。史料记载,八年抗战,全国纷乱不堪,然战后统计,“平、津两市被立案的汉奸中没有一个南开学子”。这与张伯苓校长“允公允能”的教育文化引领应当关系重大。若校校皆如此,那么泱泱中华又将展现出怎样的“国格”?文化往往表现为深厚学养。文化人的价值多半体现在其理解力、判断力、阐释力、维护力和推动力。同样的事物或现象,文化人能看到本质,能看得更深、更远;文化人的判断会更理性、更全面;文化人能分析得更透彻、更深刻,让更多人明白事理;文化人能以人格甚至生命维护“大义”;文化人能为伸张大义而自觉付诸行动。文化往往表现为某种精神。文化人或痴迷执着,或革故鼎新,或激情四射,或持重理性,或超然淡定……因此,文化看似若隐若现、万千纷呈,貌似飘逸不定、可有可无,实则具有超物质的引领力量。它能把大家的思想凝聚起来,做正确的事,朝好处奔,并形成好的养成,持续地走下去。文化是基石。忽视了文化的力量,前进的方向就容易偏航,或者出现停滞,甚至会出现倒退。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区域、一个系统的文化,决定着事业的水准。

   二是具有继承性。文化传承着历史,文化牵系着未来。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传承。诸子百家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儒、道、释”支撑了一个泱泱古国的文化骨骼。儒家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依然光照千秋;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等哲学意蕴依然熠熠闪光;释家慈悲为怀、生灵平等、心性和谐等普世伦理依然魅力彰显。清末民初,那些贴近群伦而又卓尔不群的先生们,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陶行知、梁漱溟、朱自清、张伯苓、梅贻琦、陈寅恪等,为传承与担当,以弱身御强世,凭精神和学养,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惜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教育持续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人“言必称希腊。”没有人能够否认,是古希腊神话与哲学点燃了欧洲文明之光,构建了西方的精神家园。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史,均可见文化是惯性的,是历史的积淀,是无数人性和智慧的结晶。

    三是具有实践性。有人说,文化人是“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即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文化人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里所用的“文化人”一词显然具有特殊含义,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他首先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他可以是教师、律师、艺术家、新闻工作者、文学家、工程师、学者或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仅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文化人”的充足条件,还需要对“人”有人文关怀,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有深切关怀。所以,文化人还肩负一种“强烈的使命”。马克思曾在《论费尔巴哈纲领》中有句名言:“哲学家从来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真正的关键是改变它。”“解释世界”是“静观”的结果,“改变世界”才代表文化人重“行动”、重“实践”的精神。

   四是具有创新性。文化是人类实践、思考的结晶,因此,只要人类实践不息、思考不止,则文化总在创新。创新是文化最活跃的因子。传统需要承袭,断流必然危险;时代需要流变,停滞同样危险。生活若此,教育亦然。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知识教育”到“人的教育”,从“创新教育”到“生命教育”,名词变更的背后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转化与改变,是教育文化跟进主流文化过程中实现着国家意志的体现,实现着社会文化势能的适应。教育是需要不断拨正视角、洞悉未来、与时俱进的。

   五是具有开放性。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不可能是纯之又纯的文化,其形成和繁荣,都是在其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吸收、采纳了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而发展繁荣的,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中发展进步的。开放与兼容才是世界文化交流史的主流、本质与正态。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身正是在开放中走向丰厚博大。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盛唐的“开放兼容”,从宋明“四大发明”的西去,到晚清“民主科学”的东进,特别是五四运动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典型的外来文化,国人经过融合,成为我们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改革开放,是中国重新主动融入世界文明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打开自己的大门,吐故纳新的自觉自信。开放与兼容是文化的生命所在。

   “一言以蔽之”,文化的根本是在于给人核心价值观。被称为“价值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洛采在其《微观世界》一书中将世界划分为经验事实的领域、普遍规律的领域以及价值的领域。他认为:“经验的事实和必然的因果规律都是手段,价值才是目的。”我国学者王玉梁进一步指出,“价值的本质在于能够使主体发展完善,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

   那么,文化对于教育的作用究竟何在?首先,在于一种价值追求。该办怎样的理想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对人、对社会最有益的教育?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教育生态?其次,在于一种方法跟进。如何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该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策略?怎样才能实现教育与周边环境互利共生?怎样才能实现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价值诉求与方法跟进实际上是“道”与“术”的关系。“道”是道路、是方向、是规律,主要表现在思想上;“术”是技术、是方法、是工作,主要表现在对具体工作完成的行动上。比如:为什么曾经要求各校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并且召开推进会促进其多样化?就是因为考虑到,一方面,学校应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出发,应有人才培养规格,并以课程加以落实;另一方面,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需求。这其中,校本课程建构是“术”,“基础性”和多元智能理论是“道”。“道”的作用主要在于作价值判断、作方向定位、作目标设计。从而使“术”不误入歧途,不迷失方向,不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做无用功;从而保证所做之事不发生背道而驰的方向性、原则性错误。所以说,教育文化,就是关于教育的“道”与“术”,就是关于教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们做事业,热衷于“术”并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需“问道”。这也是很多校长所欠缺的。希望校长们能形成经常性问道、论道的意识和习惯。

   教育价值有其独特性,意味着对教育活动意义的寻求和理想教育的期待。所谓教育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价值的追求,以及凝聚教育价值的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价值的尺度和准则,是人们评判教育价值有无、高低和大小的标准。教育价值观是教育和学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如果价值观错了,那么对教育中的许多是与非、好与坏,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可是我们的学校往往在向孩子灌输什么价值观呢?是分数还是能力、是诚信还是伪装、是学会质疑还是做乖孩子、是享受快乐还是加码补课、是尊重孩子的志趣还是包办代替、是陪读还是培养自立、是优待好生还是一视同仁……如果学校开错了药方,传达着势利、市侩、世俗,那一定会在教育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教育改革已呼喊多年,推进多年,但往往多的是冷静的技术操作,缺乏的正是博爱众生的大情怀、成就生命的大理想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气概;缺乏的正是庄重肃穆的心态、傲世独行的风骨和“明其道不计其功”的精神。

   冯骥才指出:“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人文精神,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有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程度是衡量一个人智慧与人性所达境界的标尺,而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一种知识化程度,不能理解为受教育的一种经历。

   时至今日,我们真的应该沉静下来,好好思考我们理应遵循的教育文化立场。多年崇尚的凯洛夫教育学时代已然落伍了,因为它没有“儿童”的地位,没有“教育民主”的诉求。工业文明对科学主义的推波助澜,让“人”逐渐被异化,成为 “单向度的人”。直至康德“人是目的”命题的提出,让人们开始反思人需“完整”,智力与人格需协调发展,知识与素养需同步提升。

   因此,教育应回归人本,应给学生以人文素养;教育人应有文化的视野与担当;学校应富有文化内涵,并将先进文化弥漫在校园的方方面面。

二、弥行弥坚:江宁教育逐步形成的文化理性

    从这几年的教育发展实践来看,我们逐渐感到:文化理性是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它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是对理想教育高度信服、敬仰、向往与追求,并以之统摄一切发展策略的思维活动和思想倾向。

   江宁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多年如一日地凭借对教育的情怀、情感、情结,以虔诚、慎重的心态,专注于教育科学发展。我们逐渐凝练出江宁教育独有的文化理性,即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在事业精神上,坚持开放多元、兼容并蓄,敢于革新、求真务实,品质至上、追求卓越;在目标与策略上,坚持人本导向、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理性选择适合的办法与路径,努力推动区域教育生态逐渐趋于优化。

   一个理念:人本理念。这是江宁教育文化理性的核心,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概括地说,就是“三全”教育。一是实施全面教育。我们强调对学生实施完整的教育,喊出了“捍卫孩子童年,打造阳光校园”的口号;提出了“育人比教书重要,情感比认知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等主张;阐述了要重视基础教育“基础性”的观点;倡导并严格规范办学;深入推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德育方式方法创新;率先推动运动场塑胶化建设;自觉补充各校音体美教师,要求开齐开足音体美等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育人文化活动……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伦理,所有孩子都有接受公平、良好教育的权利。因此,我们加大农村学校发展力度;我们反对,特别是坚决杜绝义务教育段分设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等;我们坚持走高中多样化办学之路;我们花大力气建设全省、全国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我们建立“全覆盖”困难助学机制;我们让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公办学校,享受“同城待遇”......三是重视全程教育。我们致力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直至社区教育的优化;我们要求学校关注学生,并作出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我们率先对高中采用推进率进行评价;我们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着力改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食堂、寝室、运动场等一切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全方位服务学生发展;我们各学校积极构建校园文化,让学生始终徜徉在向上、向善的氛围中……

    三种精神:开放、革新、创优。

   一是开放精神。这些年,我们带着求解的心态慕名奔赴全国的先进地区,学习教育规划布局,学习信息化建设,学习人事制度改革,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学习课程改革等等;安排校长教师前往海外,深入学习教育新理念、新经验;邀请一批著名的教育专家名流来我区传播学术、传经送宝;全国性的教育赛事、交流盛会陆续在江宁举行;外地、外国的教育考察团先后踏上江宁的土地;江宁的学校开始与各地名校强校展开“智慧牵手”;江宁的校长开始登上国内、国际教育论坛阐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智慧;江宁的孩子们开始走向国际赛场,并摘得大赛桂冠......坚持开放办学,融汇思想;坚持主动吸收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逐步形成了“观己、观人、观天下”的气度、眼界和胸怀。对外开放极大地开阔了江宁教育人的视野。教育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教育观念的革新,教育观念的革新离不开国内外先进思想的融合与碰撞,在这种融合与碰撞中产生本土行动,从而,在不断地扬弃中实现自我的突破与飞跃。

    二是革新精神。江宁教育人一直注重审视发展现状,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分析制约发展因素,改革创新发展策略。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导向”,直面瓶颈,破除障碍,敢于创新思路与策略。在体制方面,视学前教育为重点,“小幼剥离”、街道园法人地位确立、公民办协调发展等有序推进;在机制方面,视教师管理制度为重点,两度推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追求优化;在内涵发展方面,视课程改革为重点,不遗余力地推进观念和实践的转型,果断提出规范办学行为,杜绝高耗低效,打造高效课堂等主张,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在教育评价方面,视科学评价机制的建构为重点,推行了学校效能评估,大大提升了对学校办学绩效评价的科学化水平......问题和不足,永远是事业发展的潜在生长点,而改革创新正是将潜在生长点变成崭新发展局面的有力武器。

   三是创优精神。我们坚持“先一步、高一筹、可持续”,“先一步”,即理念需超前,对先进的事物保持一份敏感、敏锐、敏捷,深信领先一步,往往意味着领先一时期,这使江宁教育始终保持领先发展的态势。“高一筹”就是追求教育品质,注重教育品位,推进理念、经验本土化,摒弃违反规律的做法,这使江宁教育始终保持高位发展的优势。“可持续”就是追求全面育人,注重精神成长;追求“低耗高效”,注重方式方法符合规律;讲究为生命奠基,注重长效、稳态发展,这使江宁教育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势。近年来,我们各类教育可谓局面蓬勃,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都呈现逐年走高的良好趋势。学生发展可谓形势喜人,无论是素质展示,还是学业水平;无论是义务段,还是高中段,在省市,乃至全国经常性地有声音、有图像、有文字。教师发展可谓势头强劲,每遇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青年优秀教师评选,我区获得通过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多;大批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在加快。从“十一五”至今,江宁教育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等全国性表彰6项,获得“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区”等7项含金量较高的荣誉。这标志着江宁教育人追求争先创优的精神品格。

    四个目标:满足、均衡、优质、品牌。一是满足。当下的江宁,正处于发展速度最快、人口集聚最快、面貌变化最快的重要阶段,社会公共资源配套一直面临挑战。近几年,我们教育资源建设几近跑步前行,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张、教育布局调整,伴随着“校安工程”建设、地产开发配套,新建、改建、扩建了大批学校、幼儿园,特别是主城区,教育满足一直是首要任务。二是均衡。采取多种措施,从硬软件两方面,切实强化区域教育均衡,努力减少择校,努力让孩子们就近享受充分而优质的教育,努力实现一种普及关爱的教育伦理。三是优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覆盖面更广、水平更高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优质程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回应人口素质结构深刻变化的现实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四是品牌。我们提出了“让江宁教育成为江宁的品牌,让江宁人以江宁教育为豪”的目标愿景。追求品牌正态效应,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努力实现各要素综合优化的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是力图让江宁人从中获得幸福感的教育!从学校层面看,“十二五”之初,我们提出将2011年定为“教科研提升年”,将2015年定为“品牌创建年”,中间三年让学校各显神通、主动发展。整个“十二五”,就是让各学校从一开始就插上教科研的翅膀,飞向品牌创建。五年的时间已逼近尾声,大家各自思量,你这中间三年是如何做的?你学校的品牌建树效果如何?

   这四种目标,既是拾级而上的,又是同步追寻的。但始终遵循着“让所有孩子接受教育——接受公平的教育——接受优质的教育”的逻辑演进。它已经成为江宁教育人的行动指南,在对所指方向的坚持与拼搏中,江宁教育步入了更为稳健、和谐的发展轨道。

   五种策略:即“五动”。

    一是中间带动。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环节。我们在做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自08年开始,我们就将发展的重点向两头延伸,一头抓学前教育。纵向地看,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但是,通过“区、街合力推进”,“公、民协调发展”;通过体制理顺,实现自主办园;通过机制激活,实行以奖代补;通过加大财力投入,充实人力补给,几年下来,我们曾成功创建“省学前教育发展先进区”,并即将迎接“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区”评估。一头抓高中阶段教育和社区教育。新建了天印高级中学、东山外国语学校,其它各所城区高中办学条件都得到了根本改善。随着中专校的易地新建,本系统的职教资源整合到位,实现了规模办学。社区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创成“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是布局拉动。高中布局调整让所有高中实现向城区集中。几年时间,秦淮中学、天印高中创成省四星级,临江高中在创成省三星基础上,启动了四星级创建新任务。加上老牌四星区高中,一个区拥有如此之多的优质高中资源,全市仅此,省内应该也不多见。一种全新的高中格局已然形成,和谐发展的态势已然形成。就像周飞虎校长参加区委周谦书记调研会时所说的那样:高中布局调整的效应已经显现,并还将逐步显现!在东山城区,我们还推行了集团化办学,进一步优化了义务教育的布局。名校集团化战略,是将名校这一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等输出,配置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让教育资源不断再生增值。实施“集团化”办学,集团内由总校长实行人、财、物统一调配,达到理念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共享,实现新办学校高起点办学,最终实现东山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整体“凸起”。在小学阶段成立实小、百小、东小三大教育集团。在初中阶段,成立竹山中学教育集团,下辖觅秀街初中。目前,各教育集团运行稳健,已经初步显现了预期效果。

   三是城乡互动。通过建立“城乡发展共同体”机制、推行积极推进“骨干教师支援街道幼儿园”活动、重新划分管理片区等活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整体提升街道幼儿园保教质量。自2008年以来,我区实行了教办园区级骨干教师到街道幼儿园的“支教行动”,截至目前,已开展了四批次支教,累计派出33人次。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鼓励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空编学校、由热点学校向非热点学校、由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进一步缩小校际差距,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今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多种流动形式,如“帮扶交流”,即热点学校与非热点学校组成紧密合作的“办学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开展教师和校长流动;“团队流动”,即组建学科交流团队,在校际间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建立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对口帮扶制度,采取团队支教的模式,安排教师对口支教,并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工作中给以优先政策。从中考情况看,街道初中格局已发生变化,这是发展活力的彰显,也是城乡互动成果的显现。

   四是三课联动。早在2009年,我们曾提出“课改、课堂、课题”三课联动的行动策略,目的是为了有效推进江宁教育内涵发展。数年来,这基本成为发展主线之一,成为行动着力点。课程改革是总领,从支撑理论的培训,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样化”的建构;从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到高中学校多样发展;从教师校本培训,到课程校本建设,全面深入推行课改。课堂是学校教育主阵地。我们力图改变“满堂灌”式教学形式,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能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借鉴、探索、创生人本的新型课堂。课题是教科研的主要载体,我们坚持真做课题,真研课题,很多学校就是在一个重点课题研究的带动下,实现学校整体转型与发展。比如:区高中通过教师发展学校的研究与实践,让一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迅速,发展了“第一资源”,就发展了学校的核心实力,为大幅提升办学质量提供了人才支撑。东山小学通过对“友善用脑”持守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课堂转变了,学生发展了,教师发展了,校园文化形成了,学校获得了极好的声誉。其他很多学校都是在边研究、边实践的理性行为中发展起来的。课改、课堂、课题三者联动,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是江宁教育内涵道路的经验,也是学校发展典型的成功密码。

    五是机制推动。创新了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机制。实施“教育行政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督导评估促进”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研制《江宁区学校办学水平效能评估方案》,关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三个维度,关注学校基础之上的增量,体现公平原则,建立了一支行政管理和专家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督导队伍。实现了教育评价的“全覆盖”,逐步完善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评估体系,落实学生综合管理评价工作,切实抓住各类教育的特点,发挥导向作用,建立和完善符合江宁教育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了督导评估在教育发展中的导向、激励、规范和保障作用,有效地调动了所有校长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这种机制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幼儿园快速、主动发展,提升高位均衡水平。

   实施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2007年5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随后,在一所所公办学校内部,开始了全员竞聘上岗,激发了学校的活力。与此同时,配套出台分配机制,不同岗位不同待遇。2013年7月,清水亭学校、淳化中学和东善桥中学再度试点推行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后面即将全面推开。新一轮改革侧重于教师队伍结构调整。教育局建立学校学科教师需求发布平台,将各学校学科教师需求量,向全区学校公布,以便其前往应聘。这一做法旨在推动教师在校际间、区域间有序流动,引导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由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由重点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两度人事制度改革,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是为了让那些因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问题而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岗位的教师予以转岗,是为了让教师在系统内、学校间流动起来,使各校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人力资源最优化,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良好而公平的教育!

   创新“特带优”梯队建设。突出抓住“好课、好文、荣誉”三个维度,突出抓好师德、师能“双轮驱动”;实行“特带优”后备人才津贴机制,对梯队成员分别发放一定数额的绩效工资之外的津贴;实行“特带优”学习优先机制,在参加各类研讨、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上予以倾斜。实施“特带优”教师优待机制,对拥有市级以上称号的骨干教师子女在区内入园、入学上,享受优先、优惠待遇;对“特带优”梯队成员出版专著,酌情给予资助。“特带优”梯队成员在评优评先、职务评聘、职级晋升上,给予优先考虑。“特带优”梯队建设机制,就是对广大教师实施“价值引领人、机制激励人、情感温暖人”,激发江宁每一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各层次教师成长搭建更宽广的平台,树立更高层次的目标,激活整体教师素质不断攀升,涵养江宁名师群。我们就是要形成这样的导向,即让那些潜心教育、热衷教育、“似乎是为教育而生的”执着者、痴迷者拥有机会,拥有平台,快速成长!

   今天,当我们做一次深情回望,我觉得江宁教育正逐步凸显出它独具的文化表征:

   ——我们一直恪守着“人是目的”的文化立场,一直慎重地进行着价值追问,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推行这项改革能为学生发展、事业发展带来什么?做这个决定符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

   ——我们一直摒弃教育功利化、庸俗化倾向,反对只讲分数、只讲应试,杜绝“高负低效”;一直摒弃教育平庸化状态,深刻反思那种思想弱化、思想僵化和思想缺席的根源。

   ——我们一直具有强烈的“发展阶段”意识,常常思考“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清晰明白江宁教育“条件满足、规模满足、优质满足、个性满足”的不同阶段,从而明确自身定位,把握发展形势,确立发展目标,调整发展策略。

   ——我们一直强调“要遵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两条规律”,“要敢为人先,敢于创新”,“要有领先意识,领先一步,往往意味着领先一个时期”,“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校长要上课、听课,拥有话语权”,“教育要考虑学生生命时间成本”,“以校本课程的多样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等思想、理念,并在这样的思想、理念指引下,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我们一直坚持一种理性思维,“十一五”期间,确定了以“主题发展年”推动发展的思路,“高中布局调整年”、“全面优质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年”、“特色发展年”等,每年在兼顾面上工作的同时,突出一个方面,集中精力,全力突破,力争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一年一个脚印,逐年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对干部们的培训,按照一定的序列,从“勤奋者”、“理性者”、“思想者”、“建树者”,直至今天的“文化人”,正是遵循着提升、发展的内在逻辑。

   ——我们一直伴随着诸多的模糊、争论、碰撞、对话,比如友善用脑,我们就经历了一个“直觉-觉醒-自觉”的过程。但始终不遗余力,坚持廓清、明辨、历练、实验与反思,逐步唤起了集体的教育文化意识,终于使得江宁教育内蓄了饱满的张力。

   ——我们一直坚守着生命为本的文化,用我们对教育的情感、敏感、质感淬成了岿然不动的教育定力,在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时代洪流中,荡漾着沉静且诗意的教育气质和情怀。

   我们从教育价值的失序到有序,从解构到重构,都不是突然的,不是想当然的,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与作为。在这个过程中,江宁教育文化由模糊到清晰,由庞杂到精致,由迷惘到坚定;在这个过程中,杂质过滤了,虚浮蒸发了,文化的基因逐步积淀固化下来。

   三、文化为魂:江宁教育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

   当前,江宁教育正处于快速、健康的发展阶段,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上升,人心思进,充满活力。但是本着“居安思危”、“取法乎上”的思想,审视江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思考江宁教育实现质的飞跃,我觉得,正如古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转型升级必须融入文化之魂。

   其一,坚持文化为魂,是突破“高原”、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江宁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从最初强调态度转变,到后来强调理性、思想、建树;从最初狠抓规范办学,到后来狠抓课堂变革、课程改革、特色发展;从最初呼吁教师育人教书,到后来人事制度改革、特带优梯队建设、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等机制助推等等,我们走过了循序渐进的追寻历程。但是,面向未来,似乎越走越难,怎样才能真正形成江宁特有的教育品牌?鲜明的教育价值观、高规格的人才涌现、富有个性的名校群等均为题中之意。很多学校也好像都遇到了瓶颈。一些革新举措缺乏核心价值观的统摄;零打碎敲式的创新最终难以形成“裂变”的爆发力;推动教师潜心工作光靠物质刺激、宣传说教的方法已然乏力;升学率不断提升赢得社会认可,但却不具备令人信服的内涵特质。该如何突破这些“高原现象”?需要文化自觉。

  其二,坚持文化为魂,是提升“短板”、高位均衡的现实需要。就今天的江宁教育而言,总体均衡度实现了极大提升,但相对差异的距离又在拉大。这似乎是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因为总体均衡往往靠宏观调控,局里统筹资源,而学校发展却是靠校长带领师生主动追求,各校情况不一,自然发展速度不同。有人可能会归因到地域因素,但像铜山小学就很偏僻,却发展得很好。所以,我觉得,主要还是文化因素。少数后进学校,校长们想想有没有提出引领发展的教育主张?有没有形成师生共识?有没有自愿自觉地实施课改?有没有真正开展校本研修?这些关乎内涵的事没做好,没坚持去做,你这所学校就一定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们追求的均衡,已不再是物质层面,而是文化层面的高位均衡。低迷状态的学校务必补齐“文化短板”,迎头赶上。否则,真是“雨天背草,越背越重”了。

   其三,坚持文化为魂,是精神“补钙”、人才强教的客观要求。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教师,就有怎样的教育。教师永远在“第一现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决定着教育的效度。振兴教育,需从发展“第一资源”开始。客观地说,我们很多从教者知识结构不够完善,除专业知识外,通识性、条件性知识学习得少;哲学、伦理等形而上的理论学习得少,所以,管理工作价值诉求思考就会欠缺,学科教学很少考虑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地看,很多从教者自己就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师范大学再不注重“师范性”,那学到的还是专业知识。如果走上工作岗位,不自我持续学习,那就很容易落入自身经验的窠臼,“教书者”的形象难以突破,“教育者”的身份难以转型。因此,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帮老师们补人文精神的“钙”,学校要担负起对教师文化再塑的责任,让大家成为文化人。只有从教者成为文化人,教育“第一现场”的一切“行为之术”才能符合“人性之道”,学生才能浸润在文化的涵养之中。

   其四,坚持文化为魂,是形象“再塑”、示范风气的责任担当。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并再次强调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我们是教育系统,平均受教育程度应该最高。若在过去,我们都被称为“先生”,都是世风的标杆。处于江宁,处于这个时代转型期,教育人理应文化立身,明确核心价值;理应崇善向美,与一切不良行为说“不”;理应热爱事业,展现改革创新精神;理应行为世范,做良好社会风气的表率。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可以说,社会上有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系统内似乎都有。这是有知识、缺文化的表现。坚持文化为魂,提升系统文化指数,势在必然。

   继06年突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着力改善办学条件、08年实施了高中布局调整,着力优化高中结构规模、2010年突出内涵发展之后,江宁教育面临着新阶段、新任务、新挑战。但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从大的文化环境来说,中国正在朝着有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嬗变。余秋雨先生认为新时期以来我国一些基本文化观念取得了重大进步。其一是由于“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成功实践,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这种民生文化正在向着更公平的分配制度、更健全的服务体系、更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其二是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我们的思维破除了二元论,逐渐走向包容、开放。其三是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表达了对生命的虔诚态度,承认了生命的应有价值。我惊讶于如此敏锐的发现和精辟的阐述,这本身就是文化创新,而且似乎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能得以如此快速发展阐明了根源所在。我觉得,正是因为民生文化,使得教育事业这一最大民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正是因为多元文化,使得教育获得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变得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正是因为生命文化,使得教育发现了“人是目的”,终于找到了自身的终极价值。

    这是有利条件,更是时代呼唤。教育转型,迫在眉梢。要实现转型升级、形成品牌,就必须依靠文化来定向、同心、合力。文化是魂,“魂牵”才能“梦绕”;文化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四、继往开来:江宁教育文化走向的美好展望

   廓清认识,是为了增强责任与理性;回顾梳理,是为了坚定信仰与信念。认真审视自身,我们的总体方向、路径是对的,但是远远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有的学校依然理念、实践“两张皮”,“以人为本”喊得响,应试教育做得实;依然“分数第一”,无暇顾及其他;依然课程改革认识模糊,行动迟缓;依然未能建立起“生命观念”,“好生、差生”看法根深蒂固;对教师发展只注重专业教学,不注重人文精神;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不问活动意义……事业境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永远在路上,所以,我们仍需不断追求,努力形成江宁教育的良好生态。

(一)要坚定文化立场。立场,就是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坚定文化立场,就是在一切教育行为中始终秉承文化态度,去看待教育现象,去对待教育对象,去把握教育方向。因此,我们全系统需要形成高度共识,那种人本、生命的态度要更加鲜明,那种理性、规范的态度要更加自觉,那种冷静、无畏的态度要更加坚决,那种创新、创优的态度要更加积极,从而,永续推进江宁教育好上加好。

一方面,要在定力中坚守。张文质先生有本教育专著《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江宁的得名是因为“外江无事,宁静若此”。“宁静”方能“致远”。我由此想到,教育不能浮躁,而要保持一种定力。定力原为佛家语,佛家倡导“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而此“三学”中,“定”又为中枢,有佛学家言:“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静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家,人便自然开慧”。快慢、静动是一组辩证关系。只有“静”下来,“慢”下来,才能做有文化、有品质、有品位的事,才能走得更稳、更快、更远,从而形成以慢促快、以静制动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江宁教育人在当下功利色彩较为泛化的大环境下,方向恒定,做自己的教育,做自己心中理想的教育,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心旌摇荡,不朝三暮四。市局的领导常讲,江宁教育很有特点、很有个性,发展成果背后值得好好分析总结。

    文化的培育需要时间,需要舍弃追逐功利的意识,需要内涵、底蕴的推动。文化的力量,如同滴水穿石,坚持下来、持续下去,一定会爆发“原子”般的能量。因此,需要坚守我们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价值。东山外校在张景彪校长的带领下,自创办以来,始终坚守着“素养教育”理念,视教育为“以养为道的生命修行”,从中国传统中汲取文化元素,持续推行“营造素养文化、实施素养管理、开展素养教育、构建素养课堂、开发素养课程”的教育实践,终于完成了“东外”的精彩“拔节”。需要坚守我们的本土创意和成功经验。铜山小学数年如一日,校长换了,本土创意不换;教师退了,成功经验依然延续,始终聚焦“铜小科技”主题,师生共同研究,营造了浓厚的学研氛围,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需要坚守我们的精神品质和事业情怀。天印高中诞生以来,走过了合并、整合、融合的历程,坚持以“天印精神”作为旗帜,激发师生内在动力,让校园洋溢着、弥漫着一股进取、争先的文化气息,学校办学成果显著,几年几台阶,终成四星级。

   另一方面,要在学习中创新。我们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是文化大师,不是哲学家,我们该如何创新?我觉得,就在于深入学习大师们的思想,并将他们的思想与现实对接,与教育对接,与工作对接;创新思路延伸他们的思想,创新举措践行他们的思想,创新方法落实他们的思想,办出理想的教育。

   比如,当你认真领会了学习科学的实质,并将之与传统教育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学习科学更加强调个人知识建构的机理,更加关注学习主体的能动,那么你就会深刻理解“教会学生学习”与“教给学生知识”两者本质的区别。那么,我们的教学价值观是不是该改变?我们的教学研究重点是不是该改变?我们的课堂组织形式是不是该改变?这就是我们的创新点。再比如:卢梭的《爱弥儿》,强调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通过生活和实践,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这对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应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我们的园本课程是不是更应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多彩化?很多人都认识到培养习惯需从幼儿做起,诸如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但有没有深入思考过如何培养?习惯的养成应当有它的内在机理。仅以学习习惯来说,我觉得,是不是应该从“好观察、好质疑、好动手、好倾听、好表达、好模仿”这六个“好”,给它结构化、系统化、课程化?这样长期不懈坚持、不懈努力,习惯是不是就会形成?光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有没有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其结果也会相差甚远!

    再比如,社区教育中心的核心价值追求应当是什么?我觉得,应当在于为市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服务。那就可以开展“书香家庭”、“读书达人”、“礼仪标兵”等评比活动,引领广大市民读书明理、传递文明。所以,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创新出逼近教育本真的举措。

    创新还需要体现在对新资源、新信息、新技术的热关注和冷思考。比如“慕课”,有人说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它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虚拟公开课程。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世界很多著名大学纷纷推出了“未来学习”、“数字大学”、“开发教育”、“学堂在线”等慕课平台,一些中学也开始推出“可汗课”等微课程。有专家认为慕课正如一股洪流以不可逆转之势,向我们各级各类教育的各个层面渗透,使学生有了前所未有的选课自由度。但我觉得,慕课代替不了学校教育,它只是解决了时间、空间、资源的问题,师生面对面交流、人格影响、生生协作、实验动手、伙伴共同生活等知识之外的很多内容都无法实现。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学习带来了极大便捷,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它仍然是在促进和刺激知识习得,却不能解决人文精神问题。再说,慕课、微课等都是以教育学为理论支撑的,而不是以学习科学为支撑的。这些都是手段,都属于“术”的范畴。

   再比如“PISA”。它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测试结果显示,上海曾两度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领域均取得最高成绩,引发国内公众乃至国际社会的瞩目。成绩本身,充分说明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印证了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进步。然而,PISA作为一项对义务教育成效进行纵深化透视的国际评价研究项目,其折射出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重视。课业负担重是PISA测试为上海学生提供的第一张X光片。报告显示,上海学生上课时间平均为28.2小时,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九位。对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时间,上海学生每周需花费13.8小时,远远高于参与地区平均时间4.9小时,是其2.8倍之多。PISA报告还清晰地指出了上海教学方法的薄弱点。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关注远远低于其他参与地区,并且对“高负担”所造成的好奇心、持续学习力、天趣童真等损害,没有更多考虑。

   未来的学习环境会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我们不妨看一段视频“未来教室”。(播放视频)这样的教室令人震撼,令人耳目一新,令人不可思议。这样的教室离我们远吗?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应当不远。再比如,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创新与实践,最近备受关注,中央台以专题的形式予以深度报道。学校的课程极其丰富,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课表;学校在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创新。尽管有学者提出:十一中享受了生源、经费、场所、教师等北京最优势的教育资源,如该校有30名特级教师、44名博士、120名硕士,它不可复制。我觉得,即便北京十一学校不具有普适性,但它具有方向性、探索性价值。

   热切关注这些新信息,有利于拓展我们的国际视野、未来视野;冷静思考这些“热”信息,有利于历练我们的人本思维、求真思维、辩证思维。这都是教育文化创新所必备的品质和能力。

(二)要持续丰厚文化。教育系统理应是一个文化系统,学校应是一个文化栖息地,从教者理应是一种文化个体。我们理应在持续丰厚文化、提升未来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社会文化指数等方面,有更多使命担当。

   一是要自觉提升文化的引导力。西方最著名的学者曾联合起来,对“影响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因素”做过深入调研,并出版《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一书,提出了“文化决定论”观点。教育系统是实施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一支重要而特殊的力量。古往今来,历代教育工作者都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砥砺前行。就江宁而言,我们是最大规模的文化传承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人文品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蒙认为,“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面临社会转型,教育的使命是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奠定文化发展思想基础。信念是不灭的灯塔,我们还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一代代文化传承者和事业接班人。与此同时,要与当下社会保持“有距离的亲和”和“理想性的超越”,扩大教育系统文化特质的影响,做正能量的表率,做事业发展表率,做文明公民的表率。

   二是要勇敢彰显文化的推动力。学校是一个拥有自己价值、观念、信念、知识和规范的小社会,是一个让孩子们学会自立于同辈群体社会交往的地方。通过学校,孩子们从家庭的私人领域过渡到了准社会的公共领域,并学习作为成员参与者和社会公民所必需的价值和规范。这个过程就是唤醒社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唤醒人的价值信仰。如果一个人觉得疏离、困惑、空虚、没有意义,却被要求一味地学习技术知识,他就不会有持久的动力,内心世界一定会陷入更加迷茫的深渊。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产生真正的社会价值。

   不知道大家有无关注今年第十四期《人民教育》?该期以专辑形式推出“‘中国高中六校联盟’学科建设探索实践”,无锡锡山高中、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哈尔滨第三中学、海南中学、青海湟川中学、西北师大附中等六所高中的校长联合起来,直面高中改革困境,勇敢缔结价值联盟,自信提出共同宗旨,强调要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自觉坚守教育的终极价值,自觉践行正确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现代高中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引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中教育发展。唐江澎、张建国、赵文祥等以宣言的形式,以自身的实践,绝决地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共享优质资源,携手并进;创建价值联盟,引领发展。更重要的是实施了“精微变革”的推进策略,坚持在教育价值追求的宏观视野内,致力于专业化地探索变革的技术路径,争取在一个个具体的、细分的领域内寻求可操作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策略,让教育终极价值的追求光照每一个教育细节。比如学科建设。他们从信念作风、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校本教研、知识管理和特色建设等6个维度加以推进,每个学科都凝练出“学科宣言”,让教师澄清学科教育价值。顾明远先生专门撰文予以首肯;《人民教育》“编者按”评价道:“教育因此富有了人性和精神的高度——这就是现代高中之魂。”

   看到这一群“吃螃蟹”的教育改革弄潮者,深感其境界高远,其胆识过人。可反观我区,一想到每遇假期,补课就偷偷摸摸地进行,有的甚至整建制地进行;一想到每遇招生季,便上演生源大战,标榜自我,诋毁对方;一想到校际之间远交近攻,互不相让;一想到还存在重点班、实验班;一想到课改迟迟不动,课堂“江山依旧”,我就更加强烈地希望江宁的高中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与转型,能真正高扬起“人”的旗帜!

   翻看这期《人民教育》,我“心向往之”的激动非常强烈。唐江澎校长,去年我们看《小崔说事》时,第一期就是他。他还曾来过我们江宁,我们有些同志与他熟识。我觉得,我们有的高中校长应该主动贴上去,能见贤思齐,融入改革的高平台,站到改革的最前沿,拿出江宁人的气魄,以“哲学之思”与“精微变革”,在南京率先“破冰之旅”,与高端一道突破应试顽疾,引领全国现代高中建设。

    三是要努力发挥文化的影响力。从体现文化张力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在“做实做美”学校物质文化、“做精做细”学校制度文化、“做优做强”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做亲做活”家校互动文化。带着真诚的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家校互动”。一方面,可以形成家校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提高育人效益;另一方面,发挥学校文化影响力,带动区域市民文化提升。比如淳化中学家校互动已开展数年,家长们深深为老师们的教育情怀所打动,社会上对老师们“文化人”形象给予高度评价。由此,我想到:学校的存在有两类空间,其一是物理空间,指的是学校所在区域,学校占地面积等等;其二是社会空间,指的是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的学校文化渗透力强,社会影响深远,社会空间就会很大,它营造了独特的“文化场域”。淳化的书记、主任等干部亲口跟我说,淳化中学办得好,不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社区环境,带动了文明提升。我认为,这种评价是对学校无上的赞誉。百家湖幼儿园“家园互动”已成传统,不仅让幼儿园本身得以良好发展,而且也向社会传播了儿童文化,让家长们更加懂得幼儿成长规律,让年轻的父母与幼儿共同成长。

   四是要增强自身的文化实力。中外历史上具有影响的文化大师灿若星辰,他们毕生追求,上下求索,留下了多少真知灼见,留下了多少思想遗存?这些融汇中外人文精华,包含文明和理性意蕴的文化瑰宝,至今还在影响着教育的革新和社会的发展。尽管有时候那种光芒会被遮蔽,但是,这些文化遗存始终在那里,只要你真诚回望,便让你感到绵远悠长。从孔子的杏坛讲学,到朱熹等人兴办书院,从洋务派大办新学,到民国文人发轫现代教育;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卢梭的《爱弥儿》到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杜威的生活教育,从建构主义,到生命哲学等等,这是多么丰富而有意义的人文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文化人,我们才能与文化形成深层对话。越有文化,对话能力越强,对文化才具有更好的判断、选择能力。当我们只看过一部电影,就说这部电影最好,这个判断毫无意义。当我们看过百千部电影,我们多少有资格、有能力说:“这部最好”。尽管可能别人不同意,但我们有自己的根据和理由。所以,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积累才有提升。李希贵、唐江澎、赵丰平、李镇西等校长是令人敬佩的,是内心丰富的,因此,所办教育皆充满文化内涵。博览群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学生离开校园时,我们希望他带走一个高的升学分数,但更重要的是拥有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对未来理想的一份憧憬,对人生信念的一种追求。我们常说,我们不仅要为学生赢得当下,更要为学生赢得未来。当所有学生都有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有正气,就有希望。问题是,校长无人文精神,教师们人文精神何来?教师们无人文精神,学生的人文精神何来?有的校长可能会说,我整天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但要我说,这作为新时代的校长还很不够。历史不会记住苦劳,历史只会记住功劳。而“功劳”就是你的思想、你的境界、你的创新、你的建树、你的风格。富有文化特质的风格,才是你与众不同之所在,才是你超越其他之所在,才是你鹤立鸡群之所在,才是你人生价值之所在。

(三)要以文化引领发展。一是要反思自身现状。我想先由一个故事引出一个发人深思的概念。艾希曼是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军人,他的官阶不高,是犹太种族大清洗的前线指挥官,组织运送整个欧洲的犹太人,将他们收容到死亡营,进行集体屠杀。但在战后接受审讯时,艾希曼却强调“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哲学家阿伦特说,这是一种“平庸的恶”,这种恶是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不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

    而事实上,我们也有很多行为,常常受着社会文化制约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不去分辨意义和价值,别人怎样,我就怎样;以前怎样,现在就怎样。对于一些违背人性伦理、偏离教育规律的行为,多少有些麻木,或者糊里糊涂地参与其中。如山东邪教徒致无辜者死亡惨案中,面对暴徒施暴,看客无动于衷。此等看客不也是一种平庸的恶?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就曾发问:“从来如此,便对吗?”我们要自问:加班加点,打“时间仗”、“题海战”,便对吗?初中临考前停上音体美等课,便对吗?区外有学校补课,我们也补,便对吗?如果谁都“不敢”,如果谁都不能“免俗”,如果谁都默认“潜规则”,那么,教育的良知何在?如果我们的文化立场完全被世俗文化所左右、所占领,那是不是也犯下了“平庸的恶”?从一定意义上讲,不是我们不善良,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价值的判断,没有信仰的坚持,没有责任的担当。我们要反思办学理念,反思学校管理,反思一切教育行为,杜绝平庸之恶,推进学校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把学校办成高质量、高品位的学校,办成高尚的学校。

   二是要提升文化品位。要在文化的旗帜下,重新审视自身,自觉提升文化品位。特别是办学理念,要看看是不是符合教育目的?是不是符合人性成长和智慧增长的方向?是不是“大而空”?学校办学理念的建构与生成,应鼓励全员参与,通过各种形式使之入脑入心,成为师生共同愿景。《为什么是抚松》一书讲到一件事,局长开会时临时让校长汇报各自的办学理念,很多人竟然忘记了,出门电话求助,问在校的副校长,哪知副校长竟然说,别着急,我来看看墙上。这种办学理念就形同虚设了,校长都不记得,何况教师?那学校又哪有文化立场和办学主张?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行为。教育行为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化。学校文化绝不是一种符号、一种装饰、一种标签,而要抵达其内核。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课程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学校特色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来表达和践行学校价值观。

    三是要追求理想教育。理论的本质是追求真理,揭示规律,引发变化。教育文化自觉在于,深化教育理解,改变教育图景;转变教育思维,提升教育理性;规范教育价值,升华教育信仰。但是,一切都取决于行动。江宁教育多少梦想成为现实,都是各位理性创新、理性作为的结果。若干年来,一批名校迅速崛起,让我们富有底气;一批名师迅速成长,让我们充满希望;素质教育成果日趋丰硕,让我们无比欣慰;高考本二以上达线率从20%左右上升到40%有余,让我们坚信内涵发展与追求升学并行不悖……如何实现江宁教育再一次“华丽转身”?是这次讲话的主旨。以往,每每推行教育改革,我都是希望志同道合者先行,今天,我希望这个“志同道合者”不再是部分,而是全体,是在座所有人。

   我真诚希望大家,能站在教育文化的高度和视角,提出正确而富有特色的教育主张,并设法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我真诚希望大家,能站在人本思想、生命哲学的高度和视角,重视每位学生,尊重每个生命,实施无歧视的、大爱的教育。

    我真诚希望大家,能站在事业追求、人生追求的高度和视角,推进创新发展,自觉而深入地强化课程改革,全面发展学生的人品、人格、人性;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智慧。

    我真诚希望大家,能站在内涵发展、永续发展的高度和视角,加强教师发展,注重师德、师能“双轮驱动”,注重专业、人文“并驾齐驱”,实现教师全面发展。

    我真诚希望大家,能站在人生价值、完善自我的高度和视角,自觉加强学习,广泛涉猎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与先贤、先哲对话;热切关注文化科技创新,取精去粕,为我所用。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情感品质,淬炼自己的判断能力。

……

    今天的报告,主旨在于“四盼”:盼校长们多一些价值判断;盼教师们多一些人文情怀;盼学生们多一些人文素养;盼校园内多一些文化内涵。

    各位校长,同志们,历史前进的车轮永不停息,教育发展的洪流势不可挡。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创业豪情,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更强烈的文化自觉、更高昂的事业斗志、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力开启我区教育现代化名区建设新征程,激情谱写江宁教育更加辉煌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