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5/13 10:15:41点击:799作者:无
“纵观当下习作教学,“难”声四起,问题沉积。学生依然视作文为畏途,习作兴趣不振,思维迟滞,语言不过关;教师投入的精力不少,效果却难如人意。
—、习作教材的尴尬。
1.意愿倒置:‘需要’与‘要求’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我们往往是先有写东西的需要,然后再开始思考怎么写,而习作教材是不论孩子‘此时此刻’是否有写的意愿,‘固执’地安排了一项项习作内容,而教师则往往根据教材要求,强行‘激发’孩子的写作意愿。
2.内容倒置:‘自主’与‘他主’。尽管习作教材的编写都竭尽全力地贴近孩子的生活,但是教材所面对的孩子只可能是抽象的群体,而不可能是每一个具体的孩子,所以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这种‘指定的、他主的内容’不太可能是完全源自自己现实的,独特的生活,这也是许多孩子说话假、大、空的一个原因。
3.标准倒置:‘个性’与‘划一’。原本每个人的表达都是个性化的,但是教材(及教学)却设定了一个基准,即必须达到这样的标准才算合格,所有孩子都必须符合这样的标准,这也许就是‘千篇一律’的潜在原因。
二、教作文且慢慢来。
当今的教育领域充斥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都仿佛患上了一种‘落后恐惧症’。什么都唯恐落后,也就什么都提前。中国当下这种无度提前的做法,塑造的只能是‘反季节儿童’。有两年值得去做。
1.降低起点。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习作的起步初期,应从写话入手,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重视过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孩子心中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才可以做到言之有物。
三、呼唤‘读者意识’。
1.角度的转换。
比如将写作主体(学生),由学校角色转换为社会角色,如公民、记者、辅导员、志愿者、讲解员、导游等;将阅读对象由强势的评判教师转换(或扩大)为一般听众或弱势的交谈对象,如同学、报刊读者,向你求教的小学生等;将写作目的由合乎规范获得高分,转换为与他人沟通,说清事实,讲明道理,便于理解和接受,对读者有帮助等等。
2.渠道的拓展。这里的渠道主要指学生‘发表’习作,也就是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读者群’。比如在校刊发表、在电台播出、在墙报上张贴、在学生间传阅,甚至由老师朗读,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网络习作’将学生习作放在网上,成为一个开放的文本,接受老师、家长及各种陌生人的阅读批评。
四、让讲评走到台前来。
从习作教学的环节来说,一般可分为作前指导、学生习作、作后讲评,而作后讲评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把讲评请到台前来。每一次讲评课,在通览学生习作之后,挑选一篇中等的,具典型性的习作,请学生一字不易地抄在黑板上,然后就与全班学生一起阅读、评改、赏析:看看习作通不通,一字一句地诊断问题;看习作好不好,好在哪里,说说各自的看法;大家来提修改建议。这些方法算不上先进,但挺实用。
教育是慢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育,它更像是农业。”
希望自己能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遵循规律,站在学生的发展高度,认真进行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