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学科专栏>>正文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怎么解读,怎么教学?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怎么解读,怎么教学?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是既有较大教学张力的一类课文,也是对教师具有较高挑战性的课文。“挑战”之一在于,要正确处理个性化解读和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的关系;“挑战”之二在于,要避免将此类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品味语言文字,咀嚼出“语文味”。当前,就前者引发的争议颇多,我们的基本观点是,革命传统课文有着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不能作随意的多元解读,而应尊重历史,尊重作者的思想情感,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后者实质是正确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问题。教学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和教学其他类型的课文一样,要提出明确的语文学习目标,立足文本的语言文字和表达特点,使学生既发展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又受到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浸染。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不可脱离人文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反对搞虚无的、刻意渲染的教育。但是,政治思想教育是客观存在的,革命传统教育是要长期进行的。那么,我们如何面对那段历史呢?有的老师对《狼牙山五壮士》进行重新建构,略去了课文中血腥的场面,从人性的、自然的和敬畏生命的角度解读教材,教育学生记住历史,但不要深埋仇恨,要向往和平,共同创建美好的未来。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将鲁迅解读为仅仅是“伯父”,他是孩子眼中的伯父,是生活中的伯父。教学《桥》,建议不要讲老汉是共产党员,他就是一个负责的老汉,一个有威信、有责任感的老汉……这样的解读都刻意避开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避开了不应忘记的历史真实。历史,难道真的可以被了无痕迹地遗忘吗?

  人类历史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历史。与人类进步始终伴随的,是文化、地域、民族、信仰等各方面的冲突。我们向往人类的和谐相处,向往美好幸福的将来,然而,我们每前进一步,付出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生与死的搏斗──历史就是这样残酷。每当我们看到圆明园的遗址,我们无不痛心疾首,我们痛恨侵略者的残暴,痛惜清政府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无不感叹要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还有“南京大屠杀”,又怎能使中国人忘记?固然,我们现在的孩子处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那段历史,但是,这就应该成为他们遗忘历史的理由吗?语文,就要淡化那段历史的教育吗?

  的确,语文课不该上成政治课,但语文教学也不应回避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动力。“文以载道”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