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随笔>> 正文

以书为“媒”,向宽处行

以书为“媒”,向宽处行

题记:阅读是人生打开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人的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有深度,事业更有宽度,人生更有温度。

最近,央视新节目《朗读者》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瞬时好评如潮,这是继《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之后央视推出的又一档高大上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以“朗读”为切口,形似读书沙龙,每期一个主题,受邀嘉宾围绕主题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选择并朗读一段曾经感动自己、鞭策自己甚至成就自己的文章。

timg“朗读者”将朗读这种传统的语言表达形式重新带入公众的视野之中,引发文化与情感的共鸣。“朗读者”打动人的秘诀在于它不局限于文字,而是通过讲自己的故事结合朗读推荐的文章,把朗读者背后的故事呈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有声音有画面,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读者、听者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思考。声音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人心、人性契合当下社会崇尚的主旋律,这是这档节目红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朗读的“仪式感”,“读书”更贴近于“日常的真实”,通过读书感受不同人生、不同经历、不同遭遇的不同故事,展现内心深处的朴素情感和人世变迁的哲理思考,回归心灵,追问人性,守望灵魂。

读一本书,看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世界,以书为“媒”,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一、读书让我明白教师需要不一样的“情怀”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

这是台湾大学教授张文亮先生的散文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中的一段文字,字里行间满满的不解、埋怨、无奈、无辜、委屈,自己的,蜗牛的,不仅想象丰富而且画面感十足,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u=1785030933,3101472378&fm=27&gp=0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的心境起初的不解、埋怨发生了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般的质的飞跃,不一样的风景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惊喜与兴奋,折射出快节奏的生活导致浮躁、不安挤满了人的内心,耐心的缺失以及个体内心不切实际的蛮目追求使得我们错失了本来客观就存在的美丽风景,只有,放慢脚步遵循客观规律才能看到被自己忽视的美丽风景,暗含深邃隽永的哲理,读罢总有股意犹未尽的感觉。

读罢上面的这段文字我忽然悟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受教育程度以及学生家庭对孩子受教育的关注度以及对教育的投入也是千差万别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学习背景不同的学生在统一的时间、空间里接受知识快慢甚至能不能接受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站在这个角度教育的对象学生与诗文中散步的蜗牛没有什么两样”。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从事着“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事情,“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蜗牛如此,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或许是我们教育生活的写照之一。

有人说现在的教师很累,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只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现在的学生也很累,尤其是那些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尽管他们理解很慢或者根本就听不懂,但是他们必须要安安静静的听完对于他们来说枯燥乏味无疑是天书的40分钟的课,完成根本就不能完成的林林总总的作业,不会做抄也要抄好,还要承受家长、老师没完没了的唠叨,这应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差事,弄不好还要接受轻则批评、奚落,重则请家长甚至一定的惩戒的教育,苦不堪言,或可这是学生叛逆的诱因之一。

诗文中说“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孩子们的内心一定也是这样,有些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了却看不到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抄作业或者干脆拒绝作业成了一些学生对付老师的手段,最后落得老师生怒气,孩子郁闷两败俱伤的局面。

教育是一艘船,是帮助不同的人到达他们可能到达的彼岸,教师的眼里不能只看着前面的方向,站在这个高度,教师必须要学会允许!学会允许孩子犯错,因为他是孩子,他们是发展中的人;学会允许学生不会,因为在学习阶段,学习就要有个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漫长;学会允许学生考试不及格,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立的个性;教师还要学会忍耐,能具备倾听静待花开声音的毅力和决心……

“不是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而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作者的顿悟恰恰体现了教育的双重性,教育既是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的过程。教师必须有“陪着蜗牛散步”的情怀,必要的时候还要“搀着蜗牛散步”是散文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给我的启示,忍耐、包容、允许、肯定、欣赏是这种情怀的基础,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有的工作能力。

二、读书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执着”和“坚守”

一本书一个让人感动的世界。与癌症抗争10年,5次手术,九死一生,任教38年,长达17年的三轮教改实验,100℅上大学,55℅进入清华、北大。读《中国教学奇迹》,一连串的数字,振聋发聩的文字让孙维刚老师在我的心中慢慢的从模糊到清晰,孙维刚老师的师道人德跃然纸上,对孙维刚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孙老师认为,“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仅仅满足于难点怎么突破,重点如何讲透,不能总是知识,知识,到头来还是停留在知识上”。他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堪称典范,他不布置课外作业,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反对课堂上看似活跃,而学生思维形同原地踏步。他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审时度势,从造就学生强大头脑和眼前实际出发,不时点语引句(不是提示,绝不提示!),造成学生超前思维。每道例题、每个公式定理引导学生自动动手完成,由于历尽险阻,熟知前进的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甚至终生难忘。

如果这一切是建立在一个体格健康的人身上或可成就不了什么奇迹,或者说这样的人在教育界并非个案,但是,对于一个频频与死神抗争的人如此淡定;如此坚韧;如此豁达;如此硕果斐然,怎不让人肃然起敬。

孙维刚老师的事迹使我明白,教育需要执着和坚守,因为执着和坚守所以才有了教育奇迹。

三、读书让我明白“大家”离我们并不遥远

李镇西老师的文字让我懂得“教师的爱心和耐心,一个都不能少;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教师的坚守,两者都重要;老师的宽容和与时俱进都是必须的;学生的体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永远都不能忽视;顺应人性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u=502104227,1132241812&fm=27&gp=0登上讲台三十余载经历了年轻时的浮躁,看惯了世事无常,习惯了种种无奈,脸上常常伪装成淡定、从容来掩饰工作中的倦怠、生活中的麻木,内心焦灼无助随波逐流般的在世俗裹挟中缓缓前行,社会、家长、学生的“强势”和教育的“隐忍”让自己无所适从、战战兢兢。读罢李镇西老师的这些文字,犹如春风拂面,原来李镇西老师最初也有过懵懂,有过挫折,也是一路跌打滚爬摸索前行,他所做的一切我们都几乎都做过,只是,所不同的是我们缺少思考,缺乏沉淀,缺少提炼,缺少改进,我们常常责怪社会越来越对教师不认同,却不能反思自己是否还像过去那么的真诚与执着。

我们时不时的埋怨自己的班上有几个学生如何如何的不听话,常常“咬牙切齿”般的吐露日常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实际上不听话的学生也一定有讨人喜的地方,只不过是我们放大了他们的“可恶”而忽视了他们的那份可爱,哪怕很小、很少,就像夫妻闹离婚一样,想到的说的都是自己对对方如何如何的好,对方对自己这样那样的不是,没有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说一说对方对自己的好,自己对对方的不好,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总是埋怨自己的学生怎样怎样的不好,总是炫耀自己如何如何的努力,而从不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存在哪些问题,有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与李镇西等名师不同的地方。于是,我开始从现在起去思考去实践,未来的岁月也把一些朴实的文字写入自己的教育生涯。

真做教育,做真教育是李镇西老师著作《教育寻真》的真谛,也是李镇西老师一生追求的境界,文章中鲜活生动的事例离我们不仅不遥远,而且就是我们身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看罢李镇西老师的文字倍感亲切,仿佛我曾经也或多或少的这样做过,“李镇西”与我们并不遥远。

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可以浸润一个心灵,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以书为“媒”,内心不再浮躁,静下心来从书籍里寻找教育的真谛,在实践中摸索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聆听花开拔节的声音。

 

                                                                  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