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学科专栏>>正文

浅议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

[内容摘要]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情操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接受品德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的一些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渗透德育。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教育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各种德育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已能够平等与他人相处,能够被尊重,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每个同学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始我通常让学生唱一首或几首英语歌曲或儿歌,然后再亲切地用日常用语和学生进行 Free talk,如:How are you? How is your father / mother? I like What do you like?  What day is it today? 等,让他们首先在轻松、优美的英语歌曲和亲切自然的交谈中身心都放松下来,轻轻松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我总是及时地给予评价,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了,得到的将是老师:Good!Very good! Well done!Excellent!Youre very clever!等赞叹声和同学们的一阵热烈的掌声;如果回答得不正确,听到的也将是老师亲切的鼓励声:“Dont worry. 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和学生相遇时说一句“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again . 在天气急剧变冷时说一句:“Its so cold today that youd better wear more so as not to catch cold.” 学生交作业时说一句“Thank you.”。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体会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和民主,“亲其师,信其道”,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耳濡目染,从而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每篇对话中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所渗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和饮食等题材,这些教学内容都或多或少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情感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创设富有情境的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学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作风,顽强意志等道德品质修养。其次,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环境决定着人们情感的主流。情境教育有着强烈的感化作用,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显著的效果。然而,英语学科授课时主要使用的语言不是母语而是英语,而且也不可能像思品课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接受教育。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实物资料、投影、录音等手段,创造感情激荡,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热身活动、新内容的呈现、教读、操练以及复习巩固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把本课的德育目的贯穿于全过程。

1 在情景对话中渗透思想教育。寓德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不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材对话中设计了中外学生同校或同班学习的情景,也渗透了很多思想品德方面的因素如:礼貌、友爱、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我抓住对话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如:在“Happy Teachers’ Day!”句型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上课,我用课件出示了一幅画:几个小学生、大学生、已毕业的学生围着一位老人高兴地坐在一起,并配以音乐。教师指着画面说:Look, this is  a  teacher. They are all her students. They are very happy. Why? Today is September 10. Today is Teachers’ Day.学生会很快领会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是教师节。从而让学生懂得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我们的老师非常辛苦地培养着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老师呢?讨论之后让他们明白了要尊敬师长,好好学习,来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在学习“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plans for the weekend.句型时,当学生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结合实际(五一节就要来了),我设计了一个环节:May Day is coming soon. Let’s  make a plan  for May Day.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知道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从而让自己既玩得开心又不浪费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2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来渗透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团结协作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在课堂问答和操练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group workpair workdiscussion等形式,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学会与别人合作。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良好的影响。通过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了友情的熏陶。这既是学生的新知识由生疏到熟练、由学习到运用的阶段,也是学生体验关心与被关心、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

3、联系实际渗透思想教育。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适时适度的引导。在学习No smoking, No littering, No eating and drinking , Keep off the grass等警告语时,我结合实际生活,实际情况,告诉学生在什么地方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告诉学生要遵守社会公德。点滴的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校园的草坪上出现了KEEP OFF THE GRASS的警告语;卫生工具旁立起了NO LITTERING警告牌,阅览室里出现了BE QUIET的警告标志。 在学习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句型时,正好赶上Mother’s Day(母亲节)来了,在Free talk 环节中,我问:What day is it today?学生:It’s Thursday.  教师:Yes. This weekend is coming. And  this Sunday is Mother’s Da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your mother?既进行了知识的传授,又教育了学生要爱母亲,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德育无声无息地浸润孩子的心灵。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德育先行,孩子的品质影响的是他们的一生,好的道德有助于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从而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德育强调: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英语课外活动可采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就课文进行活动:如快速阅读、复述口述、口头表达、背诵段落及课文。此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2、配合课文的活动:如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指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来行事,如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便是在扮演他自己的角色,也指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如老师不在,学生干部代替老师管理班级,也是一种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也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一位对外语不感兴趣,学习外语消极被动的学生,一旦扮演外语课代表的角色,很快就会产生与外语课代表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学习外语的态度,就会显得格外认真和努力,甚至学习外语的成绩也会显著进步。3、延伸课文的活动:如日记荐评、办英语小报、英语角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在实际操作中活用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歌舞比赛、开Party、拼词组句游戏、英语短剧表演等等。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例如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根据所学口语,创造性编小品,然后进行熟练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歌舞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集体主义精神;拼词组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学习、细心等品质;开圣诞节Party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圣诞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之类的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五、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榜样

在学校育人环境中,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楷模。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不是作为劳动力出现在机器面前,而是作为人品、人格出现在会思考的学生面前的。老师高尚的人格对于学生是任何东西也不能代替的阳光雨露。因此,以身立教、率先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基点。学生往往具有“向师性”,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学生向师性的具体表现之一。著名的小学特级教师王企贤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一件事,过去,他在上课板书的时候,总是习惯地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并随手扔在地板上。不料,有一次,几个学生到黑板前算题时,也都不约而同、动作熟练地把粉笔头折下来扔在地板上。他感到奇怪,一问学生才知道,这是学生从他那儿学来的“本领”,而且全班学生都学会了。老师这才恍然大悟,以后,他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十分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好的影响。所以说,教育者无小节,“正人必先正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仅仅靠哪一方面力量就能独立完成的。我想如果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都能提高学科德育教育的自觉性,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使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