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学科专栏>>正文

在活动中体验公平

在活动中体验公平

——《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属于概率的一个内容。本课内容主要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亲身试验,验证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自己尝试设计使双方都公平的游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从而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二、学情分析

游戏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学生在二、三年级学习可能性时已经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也有了一定的概率观念。正是因为可能性在生活中很常见,判断简单游戏的公平性的方法并不难。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玩游戏需要公平的需求,经历可能性相等的产生过程,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同时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也就在学生理解可能性相等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

 我设计了“猜牌引入——复习可能性;创设情境,产生需求——活动体验,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公平”——拓展应用;制定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使用教材,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立足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教。

本课学习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为此,我能尊重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民主、自由的空间里探索,主动建构知识。这一环节我将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首先教学教材中的例题,在处理这一部分时,我打破了教材的原有编排。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如何去判断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果在这里按照书上的方法直接让学生看到4个红球和2个黄球,学生就能够马上判断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再去做实验验证猜想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并且由于事先已经知道了游戏的结果,学生的游戏热情也不会太高。因此在这里我:先不告诉学生袋中球的个数,让学生根据游戏出现的结果进行合理地猜想,使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接着问学生:“那你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就使游戏公平了呢?”让学生在小组里尽情的讨论交流,这里学生应该能想到多种方法。这时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只要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同就可以了。最后学生分小组自己选择游戏规则进行操作

2、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整个教学设计以兴趣为出发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男女生对抗赛情境、制造冲突产生公平需要。师生比赛、转盘游戏,设计转盘活动让学生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最后“你会玩吗”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的问题。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课堂的氛围浓。

3、活动体验,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公平。”

首先用猜牌游戏引入,复习了二年级的可能性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为后续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再进行男女生对抗赛,由于盒中球数量不等激起学生不公平的抗议,产生需要公平的游戏规则。此时提问:怎样改变口袋里红、黄球的个数,使得比赛变得公平?引导学生小结:只要装的红、黄球个数是一样的,游戏就公平了。根据孩子的回答,板书:数量相等  可能性相等 公平,然后分组进行进行小组活动。出示了一个红色区域大蓝色区域小的转盘,学生说出转到红色的可能性大。老师让学生转转,一学生却转到了蓝色区域,老师抓住这一生成性资源,设疑:你们刚才不是说转到红色区域大吗?学生积极思考,很快得出:红色的可能性大,但并不是说蓝色没有机会,只是可能性比较小。接着让学生动手设计转盘,学生的表现也水到渠成。在教学“你知道吗” 介绍世界五位著名学者进行的抛硬币试验。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动态呈现统计数据,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到正、反面朝上次数的情况,学生通过数据的变化,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当抛的次数越来越多时,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会越来越接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同时也使学生对“等可能性”的理解更深刻。

4、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的内容,这节课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本节课学生动手实验的目的明确,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是否动了、做了,更关注学生是否想了、说了;不仅关注学生是否想了、说了,更关注学生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在动手实验和讨论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可能性感观。如果说“有必要做实验”是基于概率知识的本性,并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规范地做”则强调规则,操作规范,帮助学生能正确地感受、体验与推断。如:操作人员、摇盒子人员、监督员等每一个分工的具体事物都交代清楚。课上学生小组活动有秩序、分工清楚、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练习的有效性不够。练习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少。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做一做在大组交流。

2、分小组活动之后,有一个汇总统计表。事先我安排了一个合计一栏,原本通过对比让那个学生体会摸到的两种情况越来越接近。课堂上8个小组出现了7个组都是男生赢得情况,灵机一动没有算合计。课后想一想,其实算合计也没有问题。虽然这次合计结果男生赢,但是如果继续摸下去不一定男生赢。这个事先没有预设到,课堂上自以为很聪明的想法现在来看失去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可能性的机会。